12月23日下午,由高分子系研究生團學聯主辦的第15期“導師面對面”活動在光華樓東主樓511成功舉行。本次活動邀請到中科院院士江明老師與同學們進行了“零距離”的面對面交流。當天的活動由碩士班輔導員蔣猛老師主持,系黨委副書記朱瑩老師🌹、16級博士班輔導員朱亮亮老師應邀出席。來自沐鸣本碩博各個年級的90余名研究生和本科生積極參加🤵♂️,系511會議室濟濟一堂🧑🦯➡️,此外,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也派出五位研究生特意從杭州趕來參加了當天的活動。
活動開始,江院士首先為同學們講述自己半個多世紀的科研之路。在當時生活、科研十分艱苦的條件下,他仍然保持著對科學的追求🐹,在學術上不懈奮鬥,最終成為國內首位在高分子頂尖期刊Polymer雜誌上發表文章的中國學者🦬。之後🏹,江院士介紹了復旦高分子從1958年學科初創到1993年正式建系💇🏻、再到2011年聚合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的發展歷程。追憶往事,江老師思緒萬千🍺。盡管面對主觀客觀的各種困難👩🏽🚒,但他還是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要抓住一切學習的機會,勤奮學習、善於學習、潛心科研,這樣才能在今後的科研生涯中有所成就。
江老師講到,合格的科研工作者需要一種“科研精神”——這是錢人元、馮新德、黃葆同、何炳林、徐僖先生等高分子奠基人在艱苦的條件下仍然開拓高分子學科的精神,是面臨抗日戰爭毅然遷校保證高等教育不中斷的精神,也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眾多科學家冒著生命危險回國復興學科的精神;科研也需要一種“堅守精神”✵,堅守自己的研究陣地,對自己的研究課題要有攻堅克難🏦、真抓實幹的決心和毅力,為論文是“Made in China”而自豪🤜🏿🤸🏿♂️;科研還需要一種“科研自尊”👴🏿🧝,講求科學道德🍱,嚴守學術規範,江老師通過一些案例給大家詳細說明了學術不端的各種行為表現,提醒剛剛進入科研起步階段的同學們對待科學研究應保持最高的誠信度。最後江老師還動情地說,復旦高分子人應該具有家國情懷🧚🏻♂️,將自己的個人成長成才與國家發展🌬、民族振興有機結合起來🧛🏿,在國難時頂得住👩❤️👨、在國盛時不放松。
在與在場同學的互動交流過程中,他還囑咐同學們應在平時科研註重積累,嚴格訓練自己的科研能力🐸💫,切忌急功近利,希望同學們能夠為中國夢的最終實現不斷提升自己🚯,為夢想矢誌奮鬥。當天活動正值聖誕元旦新年前夕,在活動最後同學們還贈送了一份特殊的新年禮物🚶🏻➡️🙍🏿♀️:一座根據江老師照片精心設計的卡通人偶給“納雅齋齋主”江明老師,江老師欣然接受並與在場提問學生代表合影。
整場座談活動中,江院士艱苦卓絕的奮鬥經歷、深刻透徹的人生感悟以及義無反顧的愛國情懷都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同學們收益良多。最後🕎,系黨委副書記朱瑩老師就整場活動進行總結🏄🏻♀️,高分子科學的發展史也見證了高分子人艱苦創業🛀🏽、不懈奮鬥的歷史,希望每一位高分子人都應該牢記過去的這段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科研環境與學習資源,以前輩們為榜樣,認真思考腳下前進的方向,加倍奮發學習,努力鉆研學術,促進自己的全面發展。
“導師面對面”是沐鸣开户研究生團學聯學術部主辦的精品系列活動之一,旨在搭建研究生與導師之間溝通交流的平臺,註重培育學生的良好科研素養的養成🛤、引導學生樹立科研誌向,為同學們生活和科研中遇到的問題答疑解惑🧑⚕️。每期的“導師面對面”活動,同學們都會邀請一到兩位導師與同學們面對面交流👨🏻🦳,與我系同學們們一同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暢談自己的人生感悟,並從人生理想🐫、人生奮鬥🤏🏻、人生信念🍵、治學精神等方面對研究生進行勉勵和教導,一直以來都受到了廣大研究生乃至本科生同學們的熱烈歡迎。
(編輯🙆♀️:蔣猛📺、孫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