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沐鸣娱乐高分子科學系第十屆高分子人節開幕式在光華樓學生活動廣場順利舉行👳♀️👩🏼🔬。沐鸣开户江明院士🧑🏼🏭🙅🏿♀️、系黨委書記張誌芹老師應邀出席,全系師生近兩百人參加了開幕式。
開幕式上首先由系黨委副書記朱瑩老師介紹了本屆高分人節系列活動總體安排👩🎤。今年正值高分子學科的創始人於同隱先生百歲生日,第十屆高分子人節也以“慶賀於同隱先生百歲華誕”為主題⚽️,將在4-5月開展系列活動讓更多人了解於先生對國家科學教育事業發展🦪、對人才培養上作出的貢獻🧑🏽🔬,通過於先生的事跡了解我們系的發展歷程,學習、追隨於先生愛國敬業、獎掖後輩的胸懷🧑🏼🍳,從中汲取力量、砥礪前行。
本次高分子人節以好導師候選人講座為開幕式,在2016年第七屆沐鸣娱乐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導師評選活動中📇,我系研究生經過第一輪提名和第二輪投票,最終丁建東教授高票當選作為我系推薦候選人參與後續校級評選。當天的好導師講座現場首先播放了同學們精心拍攝的視頻《櫛風沐雨育桃李 頂天立地做科研》🦞⏭,系內眾位老師和學生都在其中述說了自己心中“學識淵博”、“學術偶像”“睿智嚴謹”“高山仰止”的丁老師。
當天丁建東教授為大家帶來了“化學/材料科學與醫學/生命科學交叉研究的體會”主題報告🧘🏻♀️。丁老師首先結合於同隱先生的照片與談及對於同隱先生的印象,並著重強調應使用“先生”這一稱謂,“先生這一個詞是非常隆重的一個詞,從老師到先生是一個很大的過渡。” “於先生為什麽我們這麽尊重他✝️?因為當時沒有高分子學科,是當時於先生創立了高分子學科。所以我覺得一個人,如果他身上還有一點書卷氣的話,如果他這一輩子能夠創建一個學科,其他什麽都不需要了🟢。”
之後丁老師與在座同學分享自己做交叉研究的感悟。丁老師的交叉研究之路與其個人履歷有關,在求學期間他經歷過生命科學🔨、材料、高分子幾個階段💩,從劍橋回國後即進入了交叉領域的研究📆。他表示💚,“個人比較偏愛這種交叉的綜合性問題🧑🏽🚀💇🏽♀️,這是和不同人的特點有關系的🧓。”丁老師講到“大學裏一般講學科是根據科學問題進行分類🧑🍳,是為了方便教學🧏♀️、培養人才。但解決國家需求很少是依靠單一學科的🫶🏻🖕🏼,這個時候就要動用多學科進行交叉。”之後丁老師以自己研究“細胞接觸是否影響幹細胞分化”的科研經歷,來詮釋自己的交叉學科研究之路。雖然科研之路困難重重,但最終丁老師課題組在此方向上取得了國際領先地位。丁老師同時帶大家自豪地回顧了課題組一些早期的科研探索🪓🧑🏻🤝🧑🏻,從丁老師的分享中同學們深切地感受到交叉科學研究的不易與探索成功所帶來的巨大成就感。
在互動交流環節,同學們提問非常踴躍,丁老師也表達了對同學們在科研✢、學習等方面的期許和建議🏃➡️🧔🏽♂️。有同學甚至問到為什麽丁老師常年騎一輛非常破舊的自行車上下班🫗,“我的這輛自行車是研究生期間買的。我這個人的特點就是生活上不太講究,它沒有壞掉💃🏿,我為什麽要換一個新的🪂?我是從來不在乎別人說這樣不體面📶,我個人對這些不關心。”從自行車談起他也跟同學們分享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一個人的人生應當有價值🤭,這個價值主要體現在他會對社會做出怎樣的貢獻。即便在座的各位沒有繼續從事學術道路,但是作為一個復旦人,那麽我覺得應該有復旦人應有的精神風貌,要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一個人。生活質量絕不僅僅靠汽車洋房來實現”🏂🏻。
最後,丁老師以一句話作為當天報告結語,“了解科學和熱愛科學本來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應當僅僅是出於功利目的。如果你所從事的科學事業♖,已經可以給你巨大的滿足感,這已經是一個額外的重大的獎賞,還需要追求其他很特別的東西嗎?”一個誌存高遠🗞、胸懷國家、醉心學術的大科學家形象讓在場的老師和同學們感動和敬佩不已,他詼諧幽默、內容豐富的報告更是贏得了在場老師和同學的一次又一次由衷而熱烈的掌聲🙅🏿♂️,學生代表上臺給丁老師獻上鮮花表達了敬意。
“同聚力燕曦築夢,隱盛德百年傳承”,開幕式的結束同時也意味著第十屆高分子人節系列活動的正式開始。當天的學生活動廣場也同時進行“一個人和一個系科”——於同隱先生事跡展,學生精心製作的九張海報給大家集中展示了於同隱先生的求學經歷和學術成長歷程,也挖掘和展示了很多珍貴的老照片✫,當天引得眾人紛紛駐足觀看。在接下來一個月的時間裏,我系還將繼續開展“於同隱先生事跡線上線下展”🧗🏿♀️、“高材生笑臉包征集”🚶🏻➡️、“百歲生日禮物金點子征集”、“‘龍盛-於同隱’卓越學生評選”、“沐鸣开户分流政策宣講暨學長學姐交流會”🤾、“校園歷史定向&趣味運動會”🧎➡️、“高分子系實驗室開放日”及“高分子學科學術報告會暨慶賀於同隱先生百歲華誕——第十屆高分子人節閉幕式”等活動。系列活動的開展將會是同學們了解於同隱先生🧑🏽🏭、了解我系歷史的重要契機,本屆高分子人節也將會再次成為凝聚高分子系師生的重要節日🧙🏿♀️。
編輯:陳軼凡 霍繼臻
攝影👶🫳🏻:黃宇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