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復旦-蘇大三校高分子專業博士生論壇參會感想
4月7日-8日兩天,蘇州大學舉辦蘇大-北大-復旦三大高分子博士生論壇,我作為復旦博士生代表之一參加了該會議🫶🏿👷🏼。參加會議的學生總共21位博士生😗,其中,7位是蘇大的,8位北大的與6位復大的⚉,每人在20分鐘的時間內報告自己研究內容而討論🧑🦳。會議從7日上午10點開始,到8日中午結束🧓🏿。參加會議的所有同學有效地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進行積極的討論,除了會議上的討論以外👨🏿🦰,在會議之間的休息時間,以及晚餐上都看到不同學校的同學進行交流。會議結束後👺,8號下午🧑🏿🚒,蘇大老師和同學帶我們參觀太湖,虎丘塔💆🏻,李公堤等名勝,讓我們飽享了蘇州的春天。
會議風景1——三大風格——
雖然蘇大老師和學生謙虛地說要向北大復大學習,但我沒有感覺到學術水平上的差距🥜,三個大學學生的工作都很漂亮,而且工作量也很大🪁。可是他們都有自己的風格,這可能是三個大學的區別👎。這個蘇大的陳紅老師也提過🍎,蘇大的研究是目標導向性較強的👮🏻,北大是對一個體系進行系統而仔細的研究,復大是這兩個的中間。我也對這樣的看法基本上同意。由於蘇大學生講的研究中應用性的題目較多,例如太陽電池,藥物載體等,其中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提高對象的性能,因此報告上看起來導向性很強。另一方面,北大的同學提出了新的概念或者機理🦶,例如新分子尺的設計或凝膠內的囊泡的擴散等等1️⃣。
其實做目標導向性(應用)研究的學生也並不是缺乏系統性的工作⚫️,反倒他們的工作需要較為系統性的摸索🤓💚。由於他們做報告的時候不講沒達標的結果,因此看起來實用性很強🦷,並且應該有好幾倍沒達標的工作量,真佩服!另方面,北大學生提出的新概念,機理之類的報告我個人很喜歡聽🙎🏿,因為能夠跟報告者一起考慮問題。我來中國之後第一次參加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報告會連續聽博士生的報告,各種報告有各種風格🛀🏽,非常有意思的💫。
會議風景2——交流方式——
這次感覺到很好的風格是中國學生對交流的積極性。我認為這種學生之間的交流非常珍貴,不僅能夠拓寬自己的研究方向🙇♀️,而且我在這次會議中一直感覺到同學們對學術很真摯的氣氛。大家在會議上,很輕松地聽報告,而他們一有疑問🙍🏿♀️,就找個功夫包括休息時間,一起走路的時候等🥼,直接去跟報告者繼續討論直到解決自己的疑問。這其實是我來中國之後感動的中國學生的很好的學習態度📨,而且我在這次會議上再次確認了這種態度對會議帶來了非常好的效應。交流非常活躍,效率非常好👳🏿。我也這兩年中一直向中國人同學學習,所以這次會議上對蘇大北大同學提了好多問題而交流🫙👨🏼🍼,有點不像日本人,但我一定要把這個好習慣到日本帶回去。
會議風景3——表達方式——
每個學生的工作量挺大🍘,這個是很令我佩服的事情,但是一方面帶來了一個問題;(可能因為我漢語能力不夠好)我個人以為大家報告的內容有點太多。這並不是講得快不快的原因,而是ppt的內容和講的內容不一致的問題。有個人ppt上放了一批信息⛰,但從怎麽也看不明白🧑🏼🦳,或者有時候沒說到。而聽眾,對於自己不太熟悉的內容,一邊聽,一邊理解ppt上的圖,這有一點難度↕️🌵。論壇不是面試而是交流,我覺得不一定需要報告自己做過的所有的工作🫗。內容的分享是最重要的。這是我感覺到的有點可惜的事情。我們要繼續努力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
這次會議的成功依靠主辦方蘇大的老師和同學。我非常感謝安排這次會議的蘇大老師與同學,特別我們來到蘇州之後一直照顧我們的朱健老師,還有聽我們講報告而提問題的所有大學的老師和同學們。明年該會議計劃在復旦舉行,我們歡迎你們過來👩🏼⚕️!!
2012.4.13
沐鸣娱乐江明課題組博士生 酒井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