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無論是剛性平板或柔性薄膜的太陽能電池🧨,還是板狀或塊狀的鋰離子電池和超級電容器🧚🏼♀️,都難以有效地滿足新一代電子產品如可穿戴設備的綜合性能要求🧑🏻🎓🈸,包括重量輕🧑🏿🦱、體積小🥻、可編織等。比如谷歌眼鏡🧞✧,其鏡架上配備了相對笨重的塊狀鋰離子電池,穿戴不舒服,續航能力低🕜。這一問題已成為可穿戴設備發展的共同瓶頸問題。近年來🧑🏻🦼➡️,纖維狀能源器件的蓬勃發展,可能為解決上述難題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因為與傳統的能源器件相比🧙🏿♀️👨🏽🚀,具有一維結構的纖維狀能源器件體積更小、重量更輕☠️。另外,纖維狀能源器件可三維扭曲變形,而即使是柔性的薄膜狀能源器件👩🔬,也往往只能一維彎折,三維扭曲可能破壞其結構🦐。更加重要的是,與化學纖維相似,纖維狀能源器件可以進一步被編成織物🦹♂️,有效滿足各種可穿戴設備的應用要求✌🏻。
彭慧勝課題組近十年來一直從事纖維狀電子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在國際上較早提出並發展出一系列新型纖維狀的太陽能電池👨💼、超級電容器、鋰離子電池、鋅空氣電池🕗、鋰空氣電池以及各種集成電子器件。從2012年開始💂🏽,受Springer出版社邀請開始撰寫專著,總結該課題組在纖維狀能量轉換和儲存器件的研究工作。從2014年開始,受科學出版社邀請👰🏿,總結該課題組在纖維狀電子材料⛹🏻♂️、纖維狀能源器件和纖維狀電子器件的研究工作👨🏻🔬。
這兩本專著系課題組研究生和博士後集體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