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軟骨缺損的修復不僅有巨大的市場👤🖖🏿,也是一個學術難題🗣💇🏻♂️。目前重要的臨床方法之一是自體軟骨細胞移植術,即ACI(autologous chondrocyte implantation)😗。該方法幾乎不可避免地需要在體外擴增軟骨細胞以達到所需要的細胞數目🙅🏽♂️。然而⛵️,軟骨細胞體外培養總是伴有退分化現象🧓🏿🏬,因此✍️,揭示影響退分化的因素成為一個重要的基礎研究課題🤽♀️。
丁建東課題組利用其研發的一種獨用的高分子水凝膠表面圖案化方法實現了對於軟骨細胞的黏附控製🌘,進而設計實驗首次考察了細胞大小和形狀對於軟骨細胞退分化程度的影響🦹🏻♀️。他們發現👃🏼,退分化程度隨細胞在材料表面鋪展面積和長徑比而增加,並且這種規律性在常氧和低氧條件均得以保持🤵🏼。按照目前的文獻報道和研究水平🧑🏽⚕️,這個規律如果不借助該實驗室的高分子材料技術就無法排除其他因素的幹擾而得到確切的結果。
以博士生曹彬為第一作者的論文在生物材料領域權威專業期刊Biomaterials發表。詳見🕊:Bin Cao, Rong Peng, Zhenhua Li, Jiandong Ding*, Effects of spreading areas and aspect ratios of single cells on dedifferentiation of chondrocytes, Biomaterials, 2014, 35, 6871-6881. 文章鏈接: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2961214005201#
在不同直徑(A)和長徑比(B)圖案上單個軟骨細胞顯微熒光圖片。虛線框指出的是細胞在微米島上黏附的位置🧒🏻。染色在細胞於基礎培養基中經過10天的常氧培養後進行。紅色👨🏿🎓:纖維狀肌動蛋白,綠色🔙:黏著斑蛋白👋🏿,藍色:細胞核。標度尺:10 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