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校園進入準封閉管理以來,為加強學術交流⚡️,豐富文化生活,沐鸣开户舉辦系列線上學術報告會♦️。
第一場報告會3月18日進行❕,由副系主任楊武利教授主持🧑🏼⚖️,報告人邀請了系主任彭慧勝教授、青年研究員陳茂和高悅老師。彭慧勝老師圍繞“高分子纖維器件”這一主題,從纖維儲能器件、纖維發光器件🥳、纖維傳感器等不同方面介紹了課題組乃至整個領域的研究成果。陳茂老師詳細介紹了側鏈含氟聚合物的可控合成方法,以及新型的主鏈含氟聚合物的反應體系🦡。通過光氧化還原的方式,可以增加時空可控性🩴🐌,並使體系的耐受程度增加,減少金屬催化劑的引入👨👦,使反應條件更加溫和🛰,因此是合成含氟聚合物的有效方法。高悅老師從鋰離子電池的市場需求出發𓀍→,強調了鋰離子電池之於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為增加鋰離子電池的穩定性和自身功能性,高悅老師及其課題組著重於調控鋰枝晶的產生,並抑製過於活潑的反應。
3月19日報告會由聶誌鴻教授主持🚙,報告人朱亮亮研究員和汪瑩青年研究員。朱亮亮老師做了實驗室安全管理分享報告。朱老師從細胞房容易發生的安全事故講起,強調了細胞房內酒精燈、點火器的安全使用註意事項👱🏻♂️,操作臺定期整理整頓的重要性💪🏿,以及發生初期火情事故的正確應對方法,並結合自己多年從事實驗工作的經驗,系統總結了有機材料類實驗室容易發生的安全事故,叮囑同學們一定要努力培養自己的職業精神🙎🏽,增強個人實驗室安全意識和處理各種應急實驗突發事件的能力👋🏼🏄🏽♀️,從而為個人以及他人的安全和快樂科研保駕護航。汪瑩老師以“聚合物新能源與人工智能新技術”為主題作出精彩報告,並耐心回答觀眾提問,進行深入交流。
3月21日報告會由副系主任楊武利教授主持,報告人邀請到了邵正中教授和李衛華教授。邵正中老師圍繞“動物絲及其絲蛋白的研究”展開了報告,先後介紹了絲纖維的微觀結構及其在不同條件下相應的理化性能,以及絲蛋白基材料的合成與應用🧑🏻🎤👈。李衛華老師首先為在場所有的學生與學者分享了自己的科學觀📞,對所有投身科研工作的學者送以真誠的贊美與祝福。隨後,李老師以嵌段聚合物自組裝近十幾年來的發展脈絡為主線,介紹了在不同嵌段種類、不同拓撲結構🛜🤹🏼、不同自組裝環境下,嵌段聚合物形態各異的自組裝結構🫓🙇🏼♂️。
報告內容精彩紛呈、學生們踴躍提問,氣氛活躍🧘🏿♂️。盡管處於校園準封閉的大環境中,但通過學術前沿的進展報告,對同學們在學術視野的拓寬,和創新的汲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幫助。
供稿🫠:段郁
資料來源:復旦高材生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