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9 月,中國宣布力爭 2030 年前實現碳達峰(二氧化碳排放達到歷史峰值)🔄🏂🏼、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二氧化碳凈零排放)🧘♀️,這是迄今為止世界各國中作出的最大減少全球變暖預期的氣候承諾。二次電池,作為碳中和的“龍脈”,支撐著兩大萬億賽道的主枝幹——左擎“熱🐘、電、氫”等清潔能源🧋,右牽動力電池與新能源車。可充電水系鋅離子電池(ZIBs)采用水作為溶劑,具有成本低、運行安全性高👨🏿✈️、環境友好等優點📄🤼♂️,在大規模儲能系統的應用上具備明顯的潛力。金屬鋅作為鋅電池的負極,成本低且易於大規模生產🔲。然而,鋅負極存在不可控的鋅枝晶生長和電解質腐蝕🍮,導致其可逆性較差🤯。研究者希望開發保護Zn負極的策略以抑製枝晶的生長📻🫱🏽。最近🤹🏼♂️,已經開發了各種抑製鋅枝晶生長的策略🦹🏻。然而🖕🏿,鋅電池的在快充條件下保持長循環性能的鋅負極尚未被開發,此外,關於鋅電沉積過程中的結晶行為與沉積形貌的關系研究非常匱乏😣。
近日,沐鸣开户、聚合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盧紅斌課題組,聯合沐鸣开户郭佳教授,上海理工大學彭成信副教授🔮,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郭再萍教授,報道了基於二維(2D)共價有機框架(COF)多功能平臺🎵,成功開發了一種具有高機械強度、超薄、多孔以及氟化的COF(FCOF)薄膜,作為鋅負極表面的保護層(FCOF@Zn)🕜。該復合負極實現了鋅薄片狀的水平排列沉積形貌,消除了枝晶生長。同時🚥🦘,一維有序的氟化納米通道有利於加速離子傳導🧛🏿♀️,限製水的滲透,緩解電解液對鋅負極的腐蝕。得益於以上多重優勢👏🏽,FCOF@Zn負極能夠在5-80 mA/cm2(充電時間🙅🏼♀️:12 min - 45 s)超寬電流密度範圍內穩定循環數萬圈,展現了極其優異的可逆性🙆🏽♀️。其中🤘🏼,在40 mA/cm2的超高電流密度下,FCOF@Zn對稱電池的穩定性超過750 h,遠超以往文獻報道的性能🧞♂️。此外🦸🏽⛹🏿♀️,與電網級別的高載量二氧化錳(MnO2)正極配對組裝的全電池,在貧電解液(12 ul/mAh)🧑🧑🧒🧒、高面積容量正極(2 mAh/cm2)和有限鋅(50 %利用率)的實際應用條件下,實現數百次穩定循環性能,展現了極具競爭力的商業化前景🧝🏻♂️。
FCOF的結構示意圖
FCOF-Zn異質界面處的離子脫溶劑化,電沉積機理
目前🚵🏻♂️,該成果以“Horizontally arranged zinc platelet electrodeposits modulated by fluorinate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film for high-rate and durable aqueous zinc ion batteries.”為題於2021年11月16日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沐鸣开户聚合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為論文第一單位🧑🏻🎤;沐鸣开户博士研究生趙則棟,王戎為第一作者;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委和沐鸣娱乐的支持🖖。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1-26947-9
課題組主頁👚➝:http://www.lugroup.fudan.edu.cn